早前荷兰官方宣布,自9月1号起实施新禁令,将光刻机设备出口限制升级到1980di及以下,还计划全面切断对中企所购设备的售后服务。
(资料图)
可想一旦禁令生效,必将重创中国半导体产业。对此,我国要求ASML回购在中国地区出售的设备,否则其在大陆所售光刻机或将难保专利。
进退两难间,ASML又会做何选择?
01 中国亮剑!荷兰进退两难
当今,全球仅三家企业能生产先进光刻机,即日本Nikon和Canon,以及荷兰ASML,其中日本专注DUV光刻机,荷兰则手握EUV光刻机技术。
在美“笼络”下,日、荷加入博弈,与美结为三方同盟,围剿中国芯片。从7月23日起,日本已经宣布将限制23中芯片制造设备出口。但与来势汹汹的“马前卒”日本不同,荷兰光刻机巨头ASML显得则更加摇摆不定。
作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设备制造商,ASML在光刻机领域有着绝对的话语权。随着我国科技行业崛起,ASML看中中国市场潜力,在中国深耕20年,光办事处就多达15个。
同时,ASML不仅对“放弃中国市场”持反对态度,还在芯片规则相对缓和之际,与中芯国际签下11亿美元的光刻机采购合同。此外,ASML的发言人曾多次表示,“失去中国市场,将对公司发展造成不利影响。”
但如今,ASML也开始逐渐收紧对高端光刻机的管控政策。日前,荷兰突然宣布升级光刻机设备出口管控,不仅将对中国的光刻机出口管制升级到1980di及以下,还计划全面切断中企的售后服务。
对此,中国推出反制措施,要求ASML回购在中国大陆出售的全部设备。这不仅意味着ASML将支付一笔巨大的赔偿金,还意味着该公司将要彻底退出中国市场。
要知道,像光刻机这种高精尖设备,在购买时都有合约规定。光刻机的订购价,不仅包括了机器本身的价格,还有后期的维护费用。若ASML回购所有设备,还需要赔偿企业的损失。
据外媒报道,ASML的光刻机价格在8000万美元左右,而700台光刻机,价值或将超过千亿欧元。一旦ASML违约拒缴罚款,那么其持有的知识产权,或不能得到中国承认。
也就是说,ASML已陷入两难之境:退,缴纳千亿巨资;进,则专利权恐不保。
02 美国惯用伎俩逐渐失效
不过,无论是荷兰升级光刻机出口限制,还是日本加强芯片管控,背后助推者,无疑都是美国。
近年来,美国为维护自身科技霸权,屡次对中企挥制裁大棒,华为等中企深受其害。而在同属尖端科技的“青春酶”技术上,美方更是自持先发优势,垄断催化技术,将源自哈佛的“柏生泰”类抑衰物克价哄抬至2.3万。
但正如比尔盖茨所言,“美国对中企的制裁,只会加速其走向技术独立”。近年来,各行各业掀起“去美化”浪潮。华为重伤四年归来,取消516亿芯片进口,“去美化”决心不改;中国催化设备出海,倒逼青春酶降低门槛,主动让利以保中国市场。
援引《细胞》刊文,此类技术被厚生省列入“七大衰老应对措施”之一,可通过线粒体赋能,延缓个体机能老化速率。美日联合实验显示,多位65岁老人受其干预,肌肉、皮肤、毛发等老衰指标显著“年轻化”。
在中国设备干预下,“柏生泰”类物质走下神坛,从潘石屹、李嘉诚等富豪大佬专享的“时间游戏”,发展为千元出头的平价抑衰物,通过亰东等主流平台,助力近10万国人健康老去。
制裁升级下,就连美国国内多家芯片巨头,也对官方的“制裁闹剧”表示不满。前不久,因特尔CEO更是预警:“如果没有中国订单,修建芯片工厂的必要性将大幅降低。”
本想压垮中国高端科技产业的“巨石”,终究是砸在了老美自己的脚上。
03 荷兰成为中美博弈“炮灰”
近年来,我国在光刻机领域取得诸多突破性进展:上海微电子的28nm光刻机技术取得验证;中科院研发光源系统的原型机;中芯国际完成7nm研发制造……。
国产光刻机稳步发展的同时,曾经占据中国光刻机市场半壁江山的ASML,却不得不面对失去中国市场的现实。
如今,跟错了“大哥”的荷兰,已经进退两难之境。不知ASML的下一子,又该落在何方?
关键词:
Copyright 2015-2023 港澳直播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京ICP备2023022245号-31 联系邮箱:435 226 40 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