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资料图)
《富春山居图》是元代画家黄公望创作的纸本绘画,是黄公望为师弟郑槽(无用师)所绘。1350 年绘制完成,后几经易手,并因“焚画殉葬”而身首两段,前半卷:剩山图,现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;后半卷:无用师卷,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。2011 年 6 月,前后两段在台北故宫首度合璧展出。
画面主要内容描绘了浙江桐庐富春江两岸初秋的景象,内容约 80%为桐庐境内富春江的景色,20%为富阳的景色。卷中山势连绵起伏,江水平静,两叶渔舟静立江上,令人心旷神怡。岸边树木丛生,百草丰茂,虽然是初秋,但是仍然充满着勃勃生机。山间有屋舍亭台,人们闲逸安静,与世无争,一派桃源景象。生动展示了富春江一带林密蜿蜒,翠微杏露的优美风光。原画画在六张纸上,六张纸接裱而成副约七百公分的长卷。而黄公望并没有一定按着每一张纸的大小长宽构思结构,而是任凭个人的自由创作悠然于山水之间,可远观可近看,视觉观看的方式极其自由无拘,角度也千变万化。
《富春山居图》采用了中国传统的长卷散点式构图,由平面向纵深展宽,使人感到真实和亲切,画面用墨淡雅,干湿并用,极富于变化,并用“浅绛法”以淡淡的猪色作赋彩。笔墨技法包容前贤董源、巨然之长,用披麻皱法兼用解索皱法,运笔时快时慢,线条有长有短且不平行排列,所以有巧妙的交错组合。笔法以中锋为主兼用侧锋,笔墨浓淡干湿交错,勾皱及点染交替。整幅画简洁明快,虚实相生,具有“清水出芙蓉,天然去雕饰”之妙,集中显示出黄公望的艺术特色和心灵境界。
《富春山居图》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,是展示山水画笔墨意蕴的佳作,被后人誉为“画中之兰亭”。
《富春山居图》黄公望扫描二维码获取
关键词:
Copyright 2015-2023 港澳直播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京ICP备2023022245号-31 联系邮箱:435 226 40 @qq.com